【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致媽媽:疫情過后,你是我最想見的人
發布時間:2020-02-10 16:18:45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疫情爆發以來,在人員嚴格管控的這10多天里,我每天都會刷新微信朋友圈,盼望聽到武漢有更多的好消息傳來,渴望看到朋友圈恢復往日那般曬美食、去旅游、秀恩愛的熱鬧場景。
這期間有一條朋友圈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們都在提問:“疫情過后,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有的人回答說想吃各種美食,想完成春節制定的旅游計劃,想見到心儀的對象緊緊給他(她)一個久別重逢的擁抱,想和兄弟(閨蜜)聚餐,想去剪一個漂亮帥氣的發型等等一系列原本在春節期間計劃完成卻沒有完成的事。
對于這個提問,其實我更想知道,疫情來臨時誰在陪你?誰在關心你?誰在擔心你?誰在問你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當看到這個問題后,我腦子里沒有出現各種美食、旅游勝地、娛樂場所,而是毫不猶豫地自己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如果有人問我疫情過后第一個想見誰,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他,我想見那個可以包容我所有缺點,容忍我犯下的錯誤,我的一個小優點都值得她驕傲很久,說不出愛我的理由,卻可以給予我世間最大最多的愛,把我等同于生命那樣去守護、去溫暖、去關心的人,我的媽媽!
(按:陳燕玲,羅文豪媽媽,任南昌南管理中心樟樹東所綜合部經理)
我和媽媽同是高速公路職工,我在東鄉,她在樟樹,兩地相隔120公里,我們的家安在南昌,同屬異地工作的我們,很少有機會碰面。
自2019年12月底全國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模式切換進入關鍵時期到今年1月初進入春運保暢階段,因為工作需要,我們堅守在各自崗位。本想今年陪她好好過個年,沒想到碰上疫情爆發,我們又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中,現在算來已有50多天沒有相見。雖有遺憾,但我們還是相互鼓勵著,把戰勝疫情擺在第一位。
爸爸常年在外地謀生,一年也就春節期間回家一次,媽媽在高速公路一線工作,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見一面已成為“家常便飯”,自小我就在爺爺奶奶身邊成長。在我從部隊退伍回來,為了彌補聚少離多的缺憾,她把我接到了身邊,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在那些日子里,快樂占據了大多數,她會因為我不經意的一句玩笑話樂半天,但也因為我偶爾心情不好時表露的負面情緒,讓她徹夜難眠,在我犯錯時,她對我沒有埋怨和指責,更多的是包容和引導。
因為我們都在異地工作的原因,每次我們離開家出門上班時都會習慣的跟對方說一句:“我出門了,你出門前記得把家里的水電煤氣關好”。數十年來,這一句話成了我們回到工作崗位前的習慣性的“道別”。家中只有我和媽媽兩人生 活,有時候她回家休息,我在工作,有時候我回家休息,她在工作,跟媽媽安安靜靜吃頓飯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家里廚房開伙的日子少之又少。
有時候也會羨慕朋友一家人其樂融融團聚場景,但轉念一想,在堅守高速公路崗位的同事中還有比我們更辛苦的,能偶爾和媽媽相聚已經是幸福的事情。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記得19歲時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刻,她為我驕傲,為我自豪。她常常在我耳邊說:“兒子這么優秀,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媽媽這把年紀了要向兒子學習,也要爭取加入黨組織”。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通過刻苦學習,不斷努力,在她47歲的時候,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兒子的我,被她感動,也為她驕傲。
如今,我已長大成人,有了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她卻一天天老去,頭發一根根花白。但她對我的噓寒問暖、關心呵護卻從來沒有停過,經常在電話那頭問道,兒子吃飯了嗎?兒子今天工作累嗎?兒子昨晚睡得還好嗎……?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對話,卻連著兩顆彼此牽掛的心。
疫情防控戰的硝煙還沒有散去,我們還與同事各自在崗位上奮戰?,F在的不相見,是為了不久后更好地團聚。媽媽,我想對您說:“謝謝您。”
這世上之所以歲月靜好,全是您替我負重前行。
疫情過后,你第一個想見的是誰?
致我親愛的媽媽?。_文豪)
這期間有一條朋友圈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們都在提問:“疫情過后,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有的人回答說想吃各種美食,想完成春節制定的旅游計劃,想見到心儀的對象緊緊給他(她)一個久別重逢的擁抱,想和兄弟(閨蜜)聚餐,想去剪一個漂亮帥氣的發型等等一系列原本在春節期間計劃完成卻沒有完成的事。
對于這個提問,其實我更想知道,疫情來臨時誰在陪你?誰在關心你?誰在擔心你?誰在問你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當看到這個問題后,我腦子里沒有出現各種美食、旅游勝地、娛樂場所,而是毫不猶豫地自己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如果有人問我疫情過后第一個想見誰,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他,我想見那個可以包容我所有缺點,容忍我犯下的錯誤,我的一個小優點都值得她驕傲很久,說不出愛我的理由,卻可以給予我世間最大最多的愛,把我等同于生命那樣去守護、去溫暖、去關心的人,我的媽媽!

我和媽媽同是高速公路職工,我在東鄉,她在樟樹,兩地相隔120公里,我們的家安在南昌,同屬異地工作的我們,很少有機會碰面。
自2019年12月底全國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模式切換進入關鍵時期到今年1月初進入春運保暢階段,因為工作需要,我們堅守在各自崗位。本想今年陪她好好過個年,沒想到碰上疫情爆發,我們又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中,現在算來已有50多天沒有相見。雖有遺憾,但我們還是相互鼓勵著,把戰勝疫情擺在第一位。
爸爸常年在外地謀生,一年也就春節期間回家一次,媽媽在高速公路一線工作,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見一面已成為“家常便飯”,自小我就在爺爺奶奶身邊成長。在我從部隊退伍回來,為了彌補聚少離多的缺憾,她把我接到了身邊,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在那些日子里,快樂占據了大多數,她會因為我不經意的一句玩笑話樂半天,但也因為我偶爾心情不好時表露的負面情緒,讓她徹夜難眠,在我犯錯時,她對我沒有埋怨和指責,更多的是包容和引導。
因為我們都在異地工作的原因,每次我們離開家出門上班時都會習慣的跟對方說一句:“我出門了,你出門前記得把家里的水電煤氣關好”。數十年來,這一句話成了我們回到工作崗位前的習慣性的“道別”。家中只有我和媽媽兩人生 活,有時候她回家休息,我在工作,有時候我回家休息,她在工作,跟媽媽安安靜靜吃頓飯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家里廚房開伙的日子少之又少。
有時候也會羨慕朋友一家人其樂融融團聚場景,但轉念一想,在堅守高速公路崗位的同事中還有比我們更辛苦的,能偶爾和媽媽相聚已經是幸福的事情。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記得19歲時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刻,她為我驕傲,為我自豪。她常常在我耳邊說:“兒子這么優秀,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媽媽這把年紀了要向兒子學習,也要爭取加入黨組織”。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通過刻苦學習,不斷努力,在她47歲的時候,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兒子的我,被她感動,也為她驕傲。
如今,我已長大成人,有了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她卻一天天老去,頭發一根根花白。但她對我的噓寒問暖、關心呵護卻從來沒有停過,經常在電話那頭問道,兒子吃飯了嗎?兒子今天工作累嗎?兒子昨晚睡得還好嗎……?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對話,卻連著兩顆彼此牽掛的心。
疫情防控戰的硝煙還沒有散去,我們還與同事各自在崗位上奮戰?,F在的不相見,是為了不久后更好地團聚。媽媽,我想對您說:“謝謝您。”
這世上之所以歲月靜好,全是您替我負重前行。
疫情過后,你第一個想見的是誰?
致我親愛的媽媽?。_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