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中的百年黨史】魏利芳:復興落在年輕人肩上
發布時間:2021-04-20 14:52:31 信息來源: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南管理中心 瀏覽次數: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他在留法學習時給毛澤東的信中寫道,共產黨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之后,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在上海首先建立,參加者大多都是一些有遠見、有見識的年輕人,其中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在五四運動之后,開始謀求國家、民族的出路,不畏艱險,歷盡磨難,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毅然決然踏上了這條道路。
他們明白,要想救中國,就得先有自己的黨組織,否則就會像脫了線的風箏一樣,隨風飄蕩。在之后的日子里,以這些年輕人為代表,陸續吸納了一些新的力量,如董必武、陳譚秋,各地也紛紛建立起了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1921年7月23日-31日,黨的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
至今,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一百周年了。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是正確的。縱觀當下,“一帶一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這些重大的國家建設項目在黨的領導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帶動了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全世界經濟良好的發展,中國也向其他國家彰顯了中國的大國形象、勇于擔當的形象,也讓中國共產黨這個政黨立于世界。
如今,越來越多的干部趨于年輕化,更多年輕人為了祖國的繁榮和昌盛毅然地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是最好的例子。1969年1月,15歲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直至1975年10月。在這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嚴格要求自己,白天在田里干農活,晚上回到宿舍挑燈看書,用黨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我們應該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當今時代,黨的建設、國家的建設、民族的復興都落在我們年輕人的肩上,我們應該在黨的領導下更好地提升自己,鍛煉自己,為國家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梁啟超所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魏利芳)
他們明白,要想救中國,就得先有自己的黨組織,否則就會像脫了線的風箏一樣,隨風飄蕩。在之后的日子里,以這些年輕人為代表,陸續吸納了一些新的力量,如董必武、陳譚秋,各地也紛紛建立起了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動。
1921年7月23日-31日,黨的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
至今,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一百周年了。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是正確的。縱觀當下,“一帶一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這些重大的國家建設項目在黨的領導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帶動了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全世界經濟良好的發展,中國也向其他國家彰顯了中國的大國形象、勇于擔當的形象,也讓中國共產黨這個政黨立于世界。
如今,越來越多的干部趨于年輕化,更多年輕人為了祖國的繁榮和昌盛毅然地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是最好的例子。1969年1月,15歲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直至1975年10月。在這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嚴格要求自己,白天在田里干農活,晚上回到宿舍挑燈看書,用黨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我們應該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當今時代,黨的建設、國家的建設、民族的復興都落在我們年輕人的肩上,我們應該在黨的領導下更好地提升自己,鍛煉自己,為國家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梁啟超所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魏利芳)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我心中的百年黨史】黃廣華:一部艱辛而又豪邁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