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黨史在線——8月31日
1946年8月31日
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并葉劍英、李克農。電報指出:美蔣在三個問題上已取得一致意見,即不承認全國內戰,不承認調解失敗,不愿撤兵(即美軍)。現時斗爭已臨最后一幕,中心對美,只要使馬歇爾、司徒雷登不論從軍事上政治上都已無話可說,則一切責任自明,美國騙局再也繼續不了。次日,毛澤東以中央名義復電周恩來并告葉劍英表示:同意你的估計及徹底揭露美蔣陰謀的方針,望堅決執行;目前只有這一方針才能與解放區勝利的自衛戰爭相配合,徹底擊破反動派的進攻。
1971年8月31日
周恩來起草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提綱,在第二部分寫了“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的現代化”的目標,并在“四五”計劃的設想中提出:要求一個適應戰備的合理布局,一個穩固的農業基礎,一個比較強大的工業,一個比較發達的交通網,一個城鄉交通、內外交流的商業網和一個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理論。
2001年8月31日
2020年8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關于十九屆中央第五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會議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在結合實際創造性貫徹落實上下功夫,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主動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深刻認識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能職責,胸懷“兩個大局”,強化使命意識和政治擔當,以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要帶頭增強改革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認真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決策部署,不斷鞏固深化機構改革成果,做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扎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要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建立健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持續整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把中央和國家機關建設成為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模范機關。
黨史回眸
1955年
8月31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部實行工資制和改行貨幣工資制的命令》,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生活待遇制度進行重大改革。
1993年
8月31日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白皮書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臺灣問題的由來及現狀,闡明了中國政府關于臺灣問題的原則立場和基本方針。
1994年
8月31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4年
8月31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